近日,山西省人民醫(yī)院神經外科在主任吉宏明教授帶領下,由馬久紅博士主刀完成全省首例“睿米”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輔助腦深部電刺激(DBS)手術。術中檢測信號顯著,預計術后患者改善良好。至此,該院成為全國第八家順利開展“睿米”輔助 DBS 手術的醫(yī)院。
吉宏明主任(右)與馬久紅博士(中)實施手術
山西省人民醫(yī)院神經外科成立于1969年,經過40余年幾代人的不懈努力,已發(fā)展成集醫(yī)學、科研、急救為一體的山西省最大最強的神經外科領軍專業(yè)科室。目前,科室擁有完善的5個省內唯一平臺:國家腦血管病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儲備;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及神經外科實驗室平臺;國家神經外科??漆t(yī)師培訓基地;山西省神經外科質控中心依托科室;山西省神經外科專科聯(lián)盟理事長單位。
吉宏明主任參觀“睿米”展臺
早在年初,科室已引入“睿米”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,并順利完成十余例機器人輔助活檢手術,均取得良好效果。經過幾個月的臨床使用,科室相關醫(yī)護人員已經對機器人輔助手術流程及操作非常熟練,并對機器人軟件成熟度、操作便捷度及定位精度表示認可,故決定開展難度更高的術式——DBS。本次手術前,馬博士借助“睿米”軟件完成規(guī)劃,并借助隨機驗證點,確認機器人定位精度在1mm以內,符合DBS手術要求。
術前驗證定位精度在1mm以內
DBS手術之所以要求如此高的定位精度,與其針對帕金森病、肌張力障礙等疾病的治療方式密不可分。通常,腦深部電刺激是針對花生仁大小的顱內核團進行小范圍高頻電刺激,以抑制因多巴胺能神經元減少而過度興奮的神經元的電沖動,降低其過度興奮的狀態(tài),進而有效控制患者的疾病癥狀,如震顫、僵直等。
直徑亞毫米級的電極植入核團示意圖
要達到如此精確的植入要求,需術中先借助機器人定位植入檢測電極,通過外接電信號判斷植入目標靶點時,電極的觸點是否最大程度處于核團內部。根據醫(yī)生經驗判斷,達到目標核團之后電信號會呈現(xiàn)典型的核團信號,醫(yī)生可進一步根據經驗選擇適宜的植入位置。
術中監(jiān)測到典型核團信號
順利檢測到典型的核團信號后,再次植入刺激電極到相應位置,測試后即可完成單側的電極植入。對側只需借助機器人再次定位,并將檢測電極、刺激電極依次植入,最后,還需將刺激器植入患者胸前皮下。根據術后CT顯示,本手術雙側植入電極的位置與術前規(guī)劃路徑完全吻合,患者開機后,起搏器會開始沿刺激電極向患者核團實施高頻電刺激,以減輕疾病癥狀,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。
術后CT顯示雙側電極植入位置與規(guī)劃完全吻合
目前,全國已有八家醫(yī)院順利開展“睿米”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輔助 DBS 手術,標志著這款產品的定位精度、成熟度、穩(wěn)定性均獲多位頂尖專家認可。與此同時,全國有近三十家三甲醫(yī)院神經外科已將“睿米”輔助神經外科手術納入科室的常規(guī)手術中。未來,我們期待與更多各領域專家攜手并進,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外科手術機器人行業(yè)的領軍者。